发布时间:2022-08-25 人气:33 作者:云瓷序
窑口名称:哥窑
窑口百科知识:“哥窑”名列宋代五大名窑,在陶瓷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相传宋代龙泉章氏兄弟各主窑事,哥者称哥窑,为宋代名窑之一。窑名最早见于明初宣德年间的《宣德鼎彝谱》一书,内库所藏“柴、汝、官、哥、钧、定”。嘉靖四十五年刊刻的《七修类稿续稿》称“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;南宋时有章生一、生二弟兄各主一窑,生一所陶者为哥窑,以名故也,章生二所陶者为龙泉,以地名也。
哥窑胎多紫黑色、铁黑色、也有黄褐色。釉为失透的乳浊釉,釉面泛一层酥光,釉色以炒米黄、灰青多见,釉面大小纹片结合。经染色后大纹片呈深褐色,小纹片为黄褐色,也称‘金丝铁线’“墨纹梅花片”“叶脉纹”‘文武片’等。这是传世哥窑的主要特征之一。器形有各式瓶、炉、尊、洗及碗、盆、碟等。多见仿古造型,底足制作不十分规整,釉面常见缩釉和棕眼。
关于龙泉“哥窑”是否存在的问题,争论一直不断,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:
1.哥窑在龙泉,龙泉黑胎青瓷即为哥窑产品。持此类观点者多赞同明清文献记载的哥窑为宋代名窑,并根据明清文献中哥窑多与龙泉相联系,认为哥窑就在龙泉。20世纪60年代,在龙泉大窑、溪口等地发现了宋代的黑胎青瓷,调查人员便认为龙泉黑胎青瓷当是哥窑产品,虽然后来其认识发生了改变,但这一观点仍被一些研究者认同,亦有人曾通过理化测试,认为龙泉黑胎青瓷可能就是正统的哥窑。2011年龙泉小梅瓦窑路窑址出土了一批釉面有开片的黑胎厚釉青瓷,龙泉“哥窑”的问题再度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,部分研究者将之确定为符合文献记载的“宋代哥窑”。
2.龙泉无哥窑。持此观点者认为宋代龙泉哥窑的说法,是明代人根据前人的传闻演绎出来的,宋代并无哥窑,哥窑的上限年代不是宋而是元,并指出文献中所描述的哥窑“浅白、断纹”等特点,与龙泉黑胎青瓷的特点不符,龙泉黑胎青瓷不是哥窑产品,自然也不能把生产黑胎青瓷的窑定为哥窑。后来,有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更为详细的研究和论证,认为龙泉“哥窑”最初只是某些人编造的故事,后来演变成为南宋龙泉窑业动人的传说,龙泉“哥窑”之名当为明代“古董行”附会而成。
参考文献:[1]牟宝蕾.龙泉“哥窑”浅议[J].东方博物,2020(02):64-75.
[2] “哥窑”问题质疑[J]. 冯先铭. 故宫博物院院刊. 1981(03)